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闲看云起:网络岂能成为谣言的“大本营”?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6-11-24  阅读:

针对近日网传的因北京水质污染造成淡水活鱼大量下架等说法,北京市食药局向人民日报客户端表示:近年,我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成以上,网传北京市水质污染、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的传闻不可信。(11月23日中国新闻网)

  “谣言,妖言也”。对编造虚假信息、散布谣言的行为,我国法律法规也有罚款、拘留等处罚规定。然而,仍有一些网民在“揭黑洞”“曝内幕”“关心民生”的噱头下,语不“雷人”不罢休,或炮制香艳的花边新闻,或制造一些干部的“丑闻”,或传播让人不安的消息,直把网络空间当成“自留地”。

  事实上,网络也并非“净土”。近几年,“海师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不断在网络曝出。“水体污染致淡水鱼下架”的出世,再一次敲响了警惕谣言的“警世钟”。

  自古有妖言惑众之说。谣言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便犹如长上了翅膀,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波及范围广。当年,“地震”传言令山西数百万群众“避难”“爆炸谣言”导致盐城群众大逃亡和部分人死亡,“碘盐防辐射”谣言引发疯狂的抢购风潮……“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可小觑。

  谁来管控网络谣言?政府要唱响“依法治网”的主旋律,在建立制度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在查处执行上“零容忍”;相关部门要要务主业、抓实效,推行网络实名,畅通举报渠道,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斩断谣言扩散的链条;网站主办者更要有依法办网的理念,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谣言在网络上没有立足之地。

  网络是虚拟的,但却不是法外之地。莫让网络成为谣言肆虐之地,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认清谣言的危害,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既不编造谣言、更不轻信和盲传,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条:媒体:网络直播空间不是传播淫秽视频的乐土
下一条:央媒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部分媒体海外传播弱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