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谨防猜疑性发帖误伤网络传播生态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06-13  阅读:

  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佘锐萍教授、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兽医师曹克昌、农业部屠宰技术中心副研究员高胜普、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淑敏等专家查看网上流传的“猪肉钩虫”的相关图片,确认大部分都是猪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肌腱以及筋膜等结构。因为这类物质有些本身看起来像虫体,所以导致没经验的消费者会把这些猪肉的成分误认为是虫子。

  手拉可变长,放开则缩回,真可谓“有图有真相”,而猪肉确实可能存在寄生虫,不少人也大多碰到过“水煮不烂、油炸不熟”的情况,这就很容易让人对“猪肉钩虫”深信不疑。可专家给出的解释则叫人恍然大悟,原来那白色带状物并非所谓钩虫,而是肌肉的肌腱结构,这些致密结缔组织很难煮烂是很正常的现象。经过此番科普或足以打消大家心头存疑,但个案显然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深度反思。 

  曾几何时,“有图有真相”成为网络围观的基本定律,而后来人们发现,受技术、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往往也可能有图未必是真相,网上流传的上述“猪肉钩虫”便是一例,而就在数日前,有媒体报道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合龙村“稻田冒烟”怪事,同样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市民拍照上传网络后一度引发很多人前往看稀奇,结果专家给出的鉴定是飞虱虫子群,懂得农事的老百姓很容易识别真相。 

  上述两个事例无疑道出了网络传播中一个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现象,网友喜欢将生活中遇到的某些自己搞不懂、存在疑惑或者觉得好奇的现象,第一时间拍照上传网络与大家分享,好奇心、猎奇欲可谓人皆有之,拿未经证伪的猜疑在网上发帖,自然很容易让不明真相者信以为真,或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引发围观和扩散效应,以致“三人成虎”越传越玄乎,最终演变成网络谣言,造成公众认知混乱甚而诱发恐慌心理。 

  各方面条件和个人阅历、能力等的限制,决定了不可能每个人对每一事物、每种现象都了如指掌,生活中谁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少见多怪”的事儿,希望弄明白、想与网友分享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猪肉钩虫”、“稻田冒烟”之类,事前向身边人、有关单位求证,不难得到答案、消除疑虑,先入为主、想当然地将猜疑的东西上网传播,反倒引发舆情虚惊一场。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新闻人时代,我们尤其要树立起应有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注意克制、约束自己,珍视、行使好自己的话语权,避免以讹传讹,误伤网络传播生态,那种已经被多次证伪的传言仍然不加辨识地随意发帖,甚或为赚取眼球故意哗众取宠、无中生有的做法就更要不得了,倘若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势必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一条:一首诗网络传播千万次 李元胜谈“虚度时光”走红过程
下一条: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