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不妨尝试“互联网+”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03-14  阅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透露,2016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将继续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严厉打击有害信息上传者、网络平台提供者和第三方服务提供者,明确了打击的重点及适用范围,以此举措达到有效净化互联网文化环境的目的。(3月4日 新华社) 
  互联网上存在诸多的涉黄等现象,虽经打击,此类现象仍有如“野火烧不尽”的野草,依然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中顽固生长,而且还时有扩大蔓延之势。面对这种现象,此次出台的举措应该说是直戳要害,方向精准。特别是对有害信息上传者、网络平台提供者和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打击指向,起到了足够的震慑作用,将有效遏制涉黄等行为。 
  目标方向已经确定,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毋庸讳言,有害信息上传者、网络平台提供者和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这三者在互联网上经常出现,而且有的还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他们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就是因为确切的违法证据不好收集,所以任你眼中喷火,也只能怒目而视。这一次,我们制定了更明确的战略,有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向,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开动脑筋,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么,什么办法才能更行之有效呢?我觉得不妨考虑一下“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的手段解决互联网的问题。记得有句俗语叫做“手巧不如家什妙”,话粗理不粗,面对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取证的最好办法还是要采用互联网手段。人家在网上跑,你在陆地上是无论如何也追不到的,只有开通了网上的“缉捕特快”,才有可能实现更有效地追击和更精准地打击。 
  开通网上“缉捕特快”,一方面要有硬件支持,即设立网警,建立网上办公机构,开通网上110,让查办互联网案件与普通社会案件一样方便快捷。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用雷霆万钧的气势压倒肆意妄为的恶行。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最了解违法信息、最能提供有力证据的人是广大网民,而且网民中不乏智者高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吸纳广大网民参与到“扫黄打非”的斗争中,如果做到这一点,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互联网+警察”、“互联网+网民”,还可以“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服务商”、“互联网+机构”,等等,用互联网织成力量强大、无所不在的天罗地网,有效地打击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让那些涉黄涉非的人无处遁形,让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文化环境始终在人们身边。

上一条:孙丽英委员:用净语良言替代网络粗俗用语
下一条:委员力倡净语良言 守护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