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强化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管
网络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传媒、网络舆论监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行引导。国家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究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的要求。网络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社会民主生活中的重要监督方式。因此政府、网络管理者、网民等相关主体,都应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使其朝着有益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引导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是推动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我国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的途径。可以根据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行为。要构建议程设置。在网络舆论监督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网络管理者要通过网络对舆论监督进行引导。构建网络舆论监督的议事日程,影响受众讨论的议题,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设定舆论范围,调整受众的情绪。网站及新闻机构,在信息传播时,要设置舆论的议程,控制舆论的范围,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培养“意见领袖”。网络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时,应对信息进行控制,对传播的信息要有鲜明的观点与正确的立场,对网络舆论,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利用网民的从众心理,引领舆论的方向。使网络监督者能正确运用网络舆论工具,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网络管理者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培养一些专业人士,对舆论进行建设性的探讨和评论,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的方向发展。要设置“把关人”。信息传播者与网络管理者,在信息传播时,要对网上的信息应进行审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对危害社会及公共利益的信息要进行控制或屏蔽。在不良信息扩散之前或传播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前,予以及时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