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微论】净化网络媒体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7-06-05  阅读: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随之而起的网络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热衷于网上娱乐、购物和传递情感。但是,网络不是万能的,网上各种有意无意的虚假信息、人身攻击、个人隐私、电脑病毒的传播,黄色暴力恐怖信息的泛滥,将严重污染整个网络文化环境,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正确看待网络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构建健康、文明、充满活力、没有污染的和谐网络文化环境,保持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管。正如清华大学网络行为研究所副所长李旭所指出的,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基础管理问题,虽然有政策性文件,但明确的法律法规还很缺乏。这就使很多网站有机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打“擦边球”。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立法,构建法制化的网络社区文化管理机制。

同时,要加强技术监控,用先进技术管理网络环境。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护网络安全,已经开发并应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如美国、日本分别研制开发了“V-chips晶片”“聪明晶片”等,自动过滤有关犯罪、色情与暴力的网站,防堵青少年接触不适宜内容。韩国和芬兰则分别实行了网络实名制和公民电子身份证制等先进管理技术,以避免网络社区成员利用网络虚拟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网络安全。这些成功的网络管理技术,都可以被直接借鉴。

学校与家长必须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各学校在开设电脑课时应将网络素养教育加入授课内容中,巧妙地引导青少年浏览优秀健康的网页,不浏览色情、暴力、淫秽、赌博、迷信、非法交易、非法敛财和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内容的网页。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发挥学生的专长,摆脱网络的不良诱惑和干扰,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上一条:光明日报:网络语言治理,立法要先行
下一条:网络气象传播不能太“任性”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