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创作沦为复制,网络文化环境需治理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7-05-22  阅读:

翻看长长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列表,你已经“攒”了多少代表“未读”的“小红点”?由于推送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匮乏,不少微信公众号成为“僵尸关注”。根据企鹅智酷的数据显示,接近80%的智能手机用户高频关注或置顶的微信公众号不超过5个。而有超过40%的用户表示,“同质化信息太多”影响了获取资讯时的体验。(新华网)

  自媒体的出现,让网民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自媒体行业仍然如此,网络商业链、自媒体营销模式的飞速发展催生自媒体的井喷式爆发,自媒体从人们发表原创文章收集点赞获得满足感到沦为新型的网络盈利工具。一些自媒体作品从原创作品发展为以标题吸睛从而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标题党,甚至当前一些自媒体作品长得越来越像:醒目吸睛的标题设置,模式化的内容安排,过渡生硬的起承转合。本应千文千面的原创作品如今成了一种流水线生产模式。自媒体行业如何补齐内容短板、挤掉发展泡沫,自我革新势在必行。

  泛滥的“洗稿”模式成为自媒体的“创作”新环境,流水线式的内容生产不仅无法拯救自媒体原创内容的匮乏,更是侵害坚持原创的自媒体人的权利。如法学教授郑成思所说,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结果让创新者成了弱势群体。

  自媒体行业从兴起到现在的发展已不是一年两年,但是关于创作环境和原创作品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这与中国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一直不受重视息息相关。说到底,还是知识产权方面法律法规的疲软和文化产业市场监管力度的不到位。

  欧洲专利局局长英戈·柯贝尔曾说,知识产权是一种文化。我们知道,建立一种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目前,国家网信办将论坛、微博客、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新兴自媒体形式纳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监管范围,进一步规范自媒体行业发展,让法律法规来充当“尚方宝剑”,斩断“剪刀手”,还自媒体行业一个天朗气清的创作环境。

上一条:从“勒索”病毒爆发看网络世界“六宗罪”
下一条:首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蓉举行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