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文化部执法“剑指”网络三俗表演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7-03-06  阅读: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李力可、罗江、阳娜)近日,文化部启动了针对网络表演市场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执法检查。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等50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都在执法检查之列,占到了全国主要网络表演经营单位总数的约50%。

  记者了解到,本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仍然是“清理整治网络表演中价值导向错误、色情淫秽低俗、封建迷信等禁止内容”等网络直播中长期存在的“顽疾”。

 

直播平台“痼疾新症”并存

 

  记者在斗鱼、六间房、龙珠、YY等网络直播平台上搜索“占卜”“女主播”等关键词,搜索结果中仍出现了大量占卦、算命等涉及封建迷信和打情色擦边球的直播房间。

  网民“没用的阿成”说,监管高压使网络直播乱象明显减少,明目张胆的涉黄直播基本绝迹,但“打擦边球”的平台和主播仍有不少。“即便是在游戏和体育赛事解说的直播房间,如果有穿着暴露的美女主播会更火爆,观看人数动辄上万。”

  痼疾未除新症又现,本质为封建迷信的“看相卜卦”成为新的直播“商机”。记者登陆国内某知名网络直播平台发现,有标注“生辰八字算命”“周公解梦”的直播房间,有的主播甚至对“算命”“渡劫”等所谓的服务明码标价。

 

海量数据带来监管难题

 

  早在去年4月,文化部就查处了26个网络表演平台,关停4000多个涉嫌严重违规的表演房间。此后,《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和《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相继出台,明确了平台持证经营、行业黑名单和主播实名制等制度,开出表演内容“负面清单”,网络直播进入全面监管时代。

  然而尽管对网络直播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大量低俗内容和错误价值导向内容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在直播平台上存在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是海量数据带来了监管难度。“直播平台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表演的平台,直播平台上就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而对如此海量的视频数据进行监管难度极大,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分析到,网络直播是典型的眼球经济,直播平台回馈投资方的重要方式就是网络流量。因此,一些平台、主播为了获得获取流量、获得打赏就靠博出位、寻刺激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上一条:网聚正能量,让网络空间释放更多善意
下一条: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实行网络实名制 对网络暴力说“不”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