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谈谈如何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6-06-14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其中,如何把握好“时”,是当前基层所面临的现实课题之一。

一、把握好“及时”,让正面的声音第一时间发出

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最佳应对时机已经由“黄金24小时”演变为“黄金4小时”,因此,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应对,是成功处置网络舆情的第一要义。及时发现和预警。党政机关重点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值班制度,设置专职网络管理员,每天密切关注全国各地各行业、阶层、群体的舆情动态,准确掌握宏观舆情走向。于此同时,每天定点浏览查看与本地、本单位相关的监控网站四次以上,对存在的网络舆情要第一时间做好详细记录,并根据舆情性质和程度做好舆情预警。及时上报和研究。党政机关重点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专职网络管理员发现一般负面舆情要及时备份,并确保在一个工作日内上报单位分管领导阅示。发现紧急重大舆情,由专职网络管理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直接向主要领导汇报,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并及时将应对方案上报舆情主管部门。如发现违反法律规定的特殊舆情,则由专职网络管理员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反映。及时处置和引导。党政机关重点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制度,一旦有重要舆情事件发生,要紧紧抓住舆情应对“黄金时间”。

二、把握好“适时”,在不同的时点做不同的事情

网络舆情的酝酿和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性,只有遵循其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时点适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才可能最大程度引导舆情朝理想的方向发展。舆情发生时点的把握。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常常伴随重要节假日、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及其他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而产生。因此,针对不同舆情时点的性质和特点,要适时开展时点前、中、后不同阶段的舆情应对工作。总体而言,在时点到来之前要适时根据以往相同时点舆情状况和经验,充分做好分析预判及预案制定工作,在时点到来之时要适时做好严密的舆情监测、舆情预警和舆情引导工作,在时点结束之后要适时做好总结反思,并逐步建立起有效的舆情处置评估机制。舆情发展时段的把握。就单个网络舆情事件而言,其发展周期大体会经历“萌芽散播、升温聚焦、冷却回落”几个重要时段,根据所处不同发展时段要适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处在萌芽散播时段的舆情,由于其信息淹没于海量的网络空间信息当中而未被广泛关注,此时宜采取直接同事件利益相关当事人或群体直接沟通的方式开展舆情处置工作,力争从源头上对舆情发展走向加以干预。处在升温聚焦时段的舆情,其信息在网站、网民中快速传播、发酵、放大,形成了舆论浪潮,此时要适时通过网络评论员正面跟帖、政务公开、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必要方式,及时从正面发声,披露事件真相,回应网民诉求,引导舆论走势。处在冷却回落阶段的舆情,由于网民注意力已逐渐被新的网络热点所吸引,此时要将主要精力由网上转到网下,及时巩固网下战果。对于负面舆情事件要着力搞好善后,努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负面舆情再次复燃,对于正面舆情事件则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提炼,择机发起新一轮舆情热潮,扩大影响效果。

三、把握好“平时”,扎扎实实地修炼好日常内功

由于网络舆情爆发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料性,因此除了要特别关注重要时点的舆情动态之外,还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平时的功课、修炼好日常内功。加强网络空间管制和整顿。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依法充分保护每一位公民网络自由言论的同时,要坚决杜绝不良信息传播和发酵,在必要情况下可求助于专业技术部门、公安部门等运用网络技术、行政手段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过滤或删除,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构筑网络空间统一战线。要积极开创网络空间舆情大管理格局,一方面要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网评员队伍,努力讲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故事,传播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声音。另一方面,要紧紧团结和依靠社会力量开展舆情引导,主动加强同行业或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管理员、网络“大v”等紧密合作,促进加强行业自律和个人自律,建立起网络舆情信息共享互通和舆情应对等协同配合机制。搭建社会情绪双向引导平台。网络舆情源于现实生活,应对网络舆情要紧紧抓住现实生活这个根本矛盾。

上一条:2016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11月底在京举行
下一条:中美两国联手侦破一批网络传播儿童淫秽信息案件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