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变味的网络语言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6-05-03  阅读:

    刚用上微信,看到很多亲友的微信昵称,不知道对方是谁,只好一一询问:“您是?”加我二哥时,二哥问:“您是哪位?”一旁的孩子抢过去就回:“你妹啊!”我赶紧把自己的名字发出,过了好一会儿,二哥才回我:“我还以为骂我呢!”唉!什么时候“你妹”成了骂人的话?

  如今的一些年轻人,或由于无知,或缘于跟风,或出于“个性”,脏话满天飞。在他们眼中,脏话已然不脏,而是一种常态,相反的,不少原本文雅的词语在网络语境下全然变味,不知道网络出产了多少脏话,也毁了多少词语?例如:“翔”、“同志”、“菊花”、“葫芦娃”、“飞机场”……不少年轻人对该敏感的粗话、脏话偏偏“脱敏”,不该敏感的雅词他们却能“想入非非”。你告诉他们这个词不雅,是粗话,他们反而嗤之以鼻,真是“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当然,某些不雅词仅在私人场合彼此开玩笑时使用,也无伤大雅,因为没妨碍别人,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一些男生喜欢对骂粗话,以显示彼此亲密的关系。可对着女生,粗话脏话你能说得出口吗?所以只要是在公共场合,就不该出口成“脏”。有人会觉得,我是在自己的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发言,“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爱怎么说谁也管不着!可你展示出的语言越丑恶,越显得自己无知、恶俗、没教养,难道出口成“脏”还能有别的收获吗?

  诚然,并非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是不好的。语言本身就是发展变化的,有些网络流行语,如“颜值”、“点赞”、“阅兵蓝”、“你懂的”、“主要看气质”等,或简洁、或含蓄、或戏谑、或搞怪,丰富了语言表达,老百姓喜闻乐见,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当网络时代导致语言粗俗化时,就应该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追求;倘若做不到“举世皆浊我独清”,那么至少得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做好自己。为人当自重、慎言,有教养的人其自我要求应该更高,绝不会出口成“脏”。

  如果能以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替代“**终有逆袭日”,或以《诗经·黍离》的“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来回应对方的“也是醉了”,那才真是“我有知识我自豪”——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上一条:官员上网要关注网络舆情
下一条:62件作品获深圳市网络文化奖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