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妈妈让我自己去买饭,饭都很香,可回家时就发生“杯具”了。刚上二楼楼梯时,我一不留神就摔倒了,滚烫的稀饭泼在胳膊上,“麻麻,麻麻……”妈妈下来后安慰我:“你是最坚强的,再买一次吧。”我心里想:“哎呦!烫死我了,麻麻也真狠心。”
Hello,大家好丫!`(*∩_∩*)′///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我非常听话,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都说我是个好帮手哩!偶今天要写滴是童话哦`(*∩_∩*)′!希望大家顶哈!
上面两则作文是编辑收到的作文投稿,其中引用了多次网络用语和网络表情。随着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传统语言文字在网络中变化出许多新的形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批新的网络词汇,学生接受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快,很多新鲜、时髦的词语都被写进了学生的作文里,对于网络语言在学生中的流行,家长们担忧多于赞同,老师们也反复强调网络用语要慎重使用。
作文慎用网络用语
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小学中,许多语文老师表示,这种网络语言在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作文中,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史宝梅是昆区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多年,她认为孩子们使用网络语言更多是出于好玩的心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会使用,很多孩子甚至不了解词汇的意思,只为了跟风、卖弄,小学生还处于学习传统汉语的过程中,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史老师对记者说:“孩子们平时的交谈和作文中经常出现网络用语,例如今天有个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菜鸟’一词,当我问他这个词的含义时,他却不能表述出这个词的意思。许多网络用语都是由错别字、同音字、方言而来,对孩子学习正规的语言表达,起到不良影响。尤其是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影响最为严重,有一次我在讲课,讲到民族英雄为了祖国利益牺牲的时候,很多孩子们甚至笑着说英雄‘over’了,在网络游戏结束后经常会出现这个单词,孩子们也用到了课堂中,这样用法的出现,其实是限制了孩子的表达,在规范汉语中,‘去世’和‘牺牲’有不同的含义,但在孩子的口中一个‘over’就可以表达这些意思,过于随意和简单。如果写作时不同的感受,也用简单的一两个词概括,孩子的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也让孩子失去了推敲语言文字的兴趣与能力。”
语文老师王山娜告诉记者,网络语言出现在孩子作文中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因为在写作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用语,因为网络用语会干扰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要告诉孩子,如果写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作文,他们的思想情感就很难表达出来,不能获得大家的赞同。持同样意见的还有王丽丹老师,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正规,语法、词汇的运用都非常讲究。可是网络语言却不一样,随意的成分很大,绝对禁止实属不易,但是要掌握好度。
加强学习传统语言
家长们普遍对孩子使用网络语言非常担忧,他们认为,孩子们应学好传统语言,过早地接受网络语言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甚至担心网络用语“带坏了孩子”。
小学生家长尹先生觉得,网络语言太过于泛滥,孩子们之间交流、写作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位家长说:“对孩子使用网络用语,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频繁使用会影响沟通,更重要的是怕使用这些网络用语会使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正确对待这些网络用语。”也有家长表示,孩子不经常使用到网络用语,不过受影响肯定是有的,只是自己可以分辨哪些词是不恰当的。张嘉晨的妈妈表示,孩子非常热爱写作,她写的大部分作文我都看过,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喜欢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口头表达上也不经常使用,偶尔写作文的时候,会使用一两个。”
对于孩子口中和作文中时不时冒出的网络词汇,有些家长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用网络语言没什么大碍。但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从小应该更多地接受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传统汉语以含蓄、严谨、精致见长,不应该被网络语言这种不太规范的语言所取代。然而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网络语言在学生们中间流传得非常快,学生分辨能力不强,又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崇尚流行的东西。家长们必须认识到,网络语言也有好坏之分,不应该“一棒子打死”,然而对于一些不健康、污秽、粗俗、低俗的网络语言,还是应该坚决抵制。
网络用语需理性看待
史老师还表示,孩子们也知道考试的时候用,会影响成绩,就会刻意回避,可是在平时的语言表达、写小作文的时候,孩子们还是会使用。年级低一些的学生还不多,越是高年级的同学,接触新鲜事物越多的孩子越不好管教,就算老师制止了,总还有一些新词蹦出来。“我教过的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时,就是描写他上网打游戏的过程,文章中到处充斥着网络语言,让人看得很云里雾里,老师在评判作文的时候就很为难,如果一味地批评、制止,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刚刚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也挫伤了孩子写作文的积极性,这时,我们只能以鼓励、引导为主,让孩子换一种方式表达,再引导他除了游戏再写其他内容。”对于孩子们口语、作文中都充斥着网络用语的现象,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理性对待。当孩子面对不当的网络用语时,大人们们要加以引导和转化,保护孩子的精神健康。网络语言因其过于随意和简化,缺少逻辑性与思辨性,还经常出现错别字和语法上的错误,如过分使用,将对传统语言,对学生们的学习和逻辑思维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它们大部分来自网络,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收录了“给力”、“雷人”、“达人”、“宅男”等3000多条网络新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院长接受采访时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语言的表达方式跟着变化,这非常正常。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多,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表达方式出现,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