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桥坚强”在网络舆论中逆袭

来源: 作者:本站  日期:2012-12-09  阅读:

只在一夜间就逆袭了。前晚还备受质疑甚至谩骂的河南罗山县“桥坚强”,在被确定是屹立80年的老桥后(南都昨日A 39版报道),昨日获很多网友称赞,在网络舆情中形象逆转。

有网友将“桥坚强”从王耀平的博客中摘发到微博后,较早跟进的是大河网。前日21时53分,大河网率先披露此事,并表示已联系罗山县交通部门,对方称会尽快查处此事。与此同时,“桥坚强”的照片也在微博中广为流传。裸露的木桩基座无疑是最吸引网民的,它让很多人联想到“豆腐渣”工程。不是没有类似的例子,如2007年湖南凤凰县境内垮塌的堤溪沱江大桥,就被指根本没有埋设钢筋。 

大河网的那篇文章,也成为诸多认证媒体微博的消息源。比如,该文发出后不到20分钟,人民网就转发了该消息,并称为“水落木出”。截至昨日22时50分,该微博的转发已有1196人次。“世界奇迹么?”如同网友“庄有庄规”一样,很多网友此时都在质疑,甚至是批判。

建筑工艺并不鲜见

但只过了一个晚上,“桥坚强”就摆脱了“负面”形象。昨天,先后有媒体援引王耀平和官方的说法,证实“桥坚强”是一座已有80年历史的废弃老桥。罗山县委宣传部初步确认网友所曝大桥系该县境内的老312国道浉河桥,由日本人建造。《大河报》还发现,“去年9月15日,因为同样的问题,陕西省商洛市的南秦河大桥曾被《西安晚报》报道”,并从专家处得到证实,木桩的确是几十年前的旧工艺。

从王耀平的博客中可以看出,他前晚到达安徽不久,接到了很多求证电话。为此,他连夜贴出《罗山县志》中有关“桥坚强”的记录。按县志的说法,“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原来简易)木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大桥”,即“桥坚强”;1978年秋,国家又在老桥下游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新桥。“废弃34年还没垮,质量上乘,废弃34年没人拆,木头比石头还结实。”“桥坚强”的真实身份得到确认后,舆论一下子就逆转了:因为它非但不是“豆腐渣”,某种程度还成了质量坚固的象征。

上一条:《甄嬛传》再掀网络文学改编热潮
下一条:2012网络作家富豪榜揭晓 唐家三少5年吸金3300万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