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语言更干净(图)
来源:
作者: 日期:2015-11-18 阅读: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语言状况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规范网络语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会认同。低俗化的网络语言,误导广大受众,不应任其泛滥。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网络语言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但另一方面,诸如“尼玛”“逼格”“屌丝”之类的粗鄙词语也混杂其中,不仅助长了社会戾气,亦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治理网络语言粗鄙化,是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要祛除网络语言中的这些“杂质”和“垃圾”,互联网管理部门应主动作为,克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建立制度化的“防火墙”和“净化器”,做到“扫帚一到,灰尘全扫”。同时,教育部门要针对一些青少年盲从、盲用网络粗鄙语言等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广大青少年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力争让网络语言更干净。
|
上一条: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
下一条:博客写作与财富创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