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介绍     工作动态     高层论语     政策法规     成果展示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资源下载     访客留言 
信息公告
热点排行
友情链接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高层论语>>正文

网络舆情引导宜疏不宜堵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日期:2016-11-07  阅读: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可以说,善用互联网应当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人民网,11月2日)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它为公众了解信息,传播信息提供了途径,是传达社情民意的良好平台,同时因其参与人数多、传播速度快、内容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发挥着行政监督的作用。但是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用好了,集民智,吸民意。用不好则会致使负面、不健康网络舆论肆意传播。

网络舆论通常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常常充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之辞,在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偏激、粗俗的倾向,甚至不时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的帖文,发生极不文明现象。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人员庞大、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等特点,致使政府应对网络公共危机的手段也很缺乏。 俗话说“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也适用这一法则,要把握好言论自由与及时干预之间的度。对于一些热点事件的处理也是一样,封锁消息,往往会导致网上谣言四起,掩盖隐瞒会遭到网民更强烈的反抗情绪。尤其是民意早期受到冷落、搁置,才演变成中期的“民议”,后期的民怨,都会导致舆情能量的不断聚集,就像一个撑爆的气球,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 因此,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要主动把握民意脉搏,认真倾听网民和公众的利益诉求,乃至某些非理性情绪,促进沟通,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在热点问题出现时,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灵活机动地开展评论,使权威声音与其他各种观点在交锋碰撞中主导网上舆论,把握舆论的“制高点”,起到“灯塔”导航作用。除对确有危害的信息严加防范外,应适度调整网络舆论管理的政策和策略,立足于“疏”和“导”,变排斥为正视,变被动为主动,变堵塞为疏导,则利于积极有益的网络舆论脱颖而出。

当然,政府也要加强监管,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网络传播的进步,执行现有法律规范和完善网络法,使网站和网络监管有法可依;网络管理者做好"把关者",对信息实行全面监控,及时处理负面、不健康信息;网民发挥网络主力军作用,监督不良言论,真正实现网络舆论的健康与纯洁。

上一条:论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空间治理新思想
下一条:为网络强国战略贡献高校力量

关闭

       

Copyright©  2003-2018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子邮箱:scwlwh@126.com

访问本站人次: